由实验室依托单位中钢矿院牵头申报的一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日前,从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获悉,由实验室依托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钢矿院)牵头,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禹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0家单位共同申报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长效超稳成矿化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示范”顺利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
项目下设5个课题,分别为:课题1“基于元素地球化学成矿原理的多金属同步超稳成矿化机制研究”、课题2“基于天然成矿原理的多金属同步长效超稳成矿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功能组装”、课题3“超稳成矿化复合材料模块化智能高效绿色生产工艺及生产线建设”、课题4“超稳成矿化材料性能、环境安全评估、产品质量及工程应用全过程标准体系”、课题5“典型复合污染场地智能高效修复装备、工法与示范”,其中中钢矿院为课题3负责单位,并同时参加课题4、课题5的部分研发工作。项目执行期为4年,项目负责人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姚俊教授。
项目针对典型场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防治需求,以典型场地多金属复合污染为研究对象,基于元素地球化学成矿原理和材料结构设计及功能组装方法,研发多金属同步快速长效成矿化材料;建立贯穿材料研发-生产-使用-效果评估的全过程技术标准体系。通过“基于元素地球化学成矿原理的镉砷铅多金属复合污染同步快速超稳成矿化机制”和“土壤镉砷铅多金属污染同步快速长效超稳成矿化材料的界面调控机制”的理论指导,开发基于晶种诱导的砷酸根等阴离子深度络合超稳成矿化铁羟基材料制备技术、基于空间限域效应的铅、镉等快速大容量捕集活性凹凸棒材料制备技术、基于典型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的硅钙铁基长效稳定成矿化材料制备技术,构建多金属同步快速超稳成矿化复合材料模块化智能高效规模化生产线和典型复合污染场地土壤智能高效修复装备与工法。
项目预期成果包括:研制土壤镉砷铅多金属快速同步稳定长效成矿化材料至少 2-4 种;设计开发面向多金属快速同步长效成矿化材料规模化制备的工艺单元模块化柔性适配生产工艺及成套装备;建成 2 条万吨级规模生产线,实现超稳成矿化复合材料模块化、智能化、规模化生产;优化集成针对深层污染场地修复的高压对辊破碎与多维高频筛分系统 1 套,针对浅层污染耕地/场地修复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装备 1 套;形成复杂污染场地智能化一体化的修复工程应用技术和工法 2 项以上;制定超稳矿化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指南2 项以上,建立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与环境安全性评估方法 1 种,编制产品质量标准1 项;在广东(广州、清远)及广西(富川)开展 3 个典型示范验证,污染土壤总处置量大于 10万立方米。
在项目预申报、正式申报过程中,中钢矿院充分发挥项目牵头单位组织与协调作用,加强统筹谋划,反复研究项目指南内容和申报要求,与项目参加单位密切配合、合理分工,充分发挥项目团队单位各自优势,线上讨论、线下会议相结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按时、高质量完成了预申报书、申报书及答辩PPT的编写、汇报与答辩工作,终于在十分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
土壤生态系统安全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中钢矿院及项目团队一直把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行业、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己任。本项目申报成功和有效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长效超稳成矿化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技术发展,对于实现多金属同步长效超稳成矿化材料的绿色、低成本、规模化生产和工业应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将会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责任编辑:()
|